
来源:视觉志 ID:iiidaily 作者:塔卡西 

数据来源:国家移民管理局

有人怀念起这里生活的便利,半夜依然能大剌剌地到处逛,想买饭买菜可以随时订外卖。

不过,这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,当属在中国吃到的美食。

没有一个来中国的旅游博主,能逃脱成为美食博主的宿命。

图源:@TwoMadExplorers

图源:@TwoMadExplorers

图源:@TwoMadExplorers

图源:@lam小方

图源:@lam小方

图源:@掌管符号和闪电的牛角包

图源:@中英家庭(英国基思大叔和东北大姨)

从美食大国去白人饭大本营生活,这对中餐毒唯来说约等于被流放了,一学期下来专业未必精进多少,但厨艺一定突飞猛进。

也难怪在国内备受诟病的预制菜,却得到留子的大力支持。

如果说大菜硬菜能征服外国舌头还属意料之中,那么,让人意料之外的就是那些对我们来说唾手可得的小吃,竟然也成了外国人的香饽饽。

图源:@karissaeats

甚至路边摊随便买的一个烤饼,一根肉肠,都要被夸上天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怎么做呢?

图源:@internet-garcon-pdf

图源:@internet-garcon-pdf

直接把一个国家的黄瓜吃空,这背后竟然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最普通的凉拌黄瓜。

这个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,一开始只是外国中超的抢手货,随着在华人社区的口碑外溢,老干妈的名气菜在全球范围内响亮起来。


不过,在过去很长时间里,外国人对中餐的评价并不高。

图源:《丑陋的美食》

《生活大爆炸》里主角们经常在家吃中餐外卖

Panda Express里卖的美式中餐

做法更是复杂多样,煎、炸、炒、焖、烧、烤、煮、炖、蒸,一样食材百种风采。

中国人云游四方,吃永远是大头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这不仅因为我们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,更因为有一代代劳动人民将生活智慧融入其中,才孕育出如此璀璨的饮食文化。

还有扶霞·邓洛普,一位地道英国人,因为热爱四川美食,她专门跑到成都的厨师学校进修,尝遍街头小馆,将所见所闻写成了《鱼翅与花椒》《寻味东西》等书,堪称中餐传播大使;

现在在中国做美食博主的@主厨戴广坦经历也如出一辙,本是商科精英,来中国做交换生却被中国菜深深吸引,回到法国后便转去了厨师专业,如今在致力于研究中餐和法餐的融合创新。

也许时至今日,依然有许多人对中餐报以不友善的态度,但改变也正在发生。

博喜茶在纽约开店首日盛况

海底捞在美国达拉斯的门店
参考资料:
人民日报海外版:熟悉的中国餐饮品牌把店开到了海外
头图来源:视觉中国





          

没有回复内容